2016年5月12日 星期四

一爆滑行有什麼用



今天要發表關於一爆滑行觀點。
一爆當然指的是在烘焙咖啡豆的過程中,第一次產生一串霹靂八啦爆音的那個時刻,對於淺焙咖啡愛好者來說,是相當重要的名詞。既然有一爆這個名詞,當然也就有二爆,那麼是不是有三爆呢,我想大概沒有,也許文章發表後會有人生氣的留言,喂!明明就有三爆啊。那也未必不會發生,咖啡的事實在沒個準,最好別有太堅硬的腦袋。
在此呢,就略過何以一爆會發生的物理+化學原因,不過,不可忽視的事實是,那是一個變香的指標。但不是每支豆豆都會守規矩的一爆。因此,在烘焙咖啡時,需要耗掉你許多感官的能力去判斷烘焙度。
視覺,你需要看豆色的變化,生豆的顏色,烘焙過程中顏色的變化,變白,變黃,接著由淺變深的棕色,可以判斷上色的程度,藉以了解焦糖化及梅納反應的程度;觀察烘焙產生的煙,爆大量的煙時,代表開始一爆了,煙量轉小代表著一爆即將結束;嗅覺,生豆的味道,讓你決定烘焙的技法和保存的警覺,烘焙過程中的氣味變化,穀物味,烤麵包,噴發濃郁的香氣時可能告訴你一爆即將來臨,一爆中憑著香氣的轉變,可判斷你要的點快過了,香氣轉弱則代表一爆即將結束。聽覺,自然是烘豆師最依賴的,聽一爆的聲音,自稀疏變密集,再自密集變稀疏,是正常一爆過程的聲音變化。

不過,以上都不是我要說的。要說的單純是一爆的邏輯。
如果發生了一件現實不會出現的完美事,這鍋咖啡豆的質地是完美的狀態,後製品質也是完美的狀態,烘豆機熱源給予也是完美的狀態,那麼烘焙過程來到一爆的時間點,所有的豆子會同時爆裂,也就是說沒有什麼一爆開始,一爆密集,一爆結束的事,因為她們同時就爆完了。但完美的事是不可能發生的,因此也會正常的發生一爆開始,一爆密集,一爆結束。以一群跑21公里馬拉松的跑者來看,完美的狀態就是所有跑者在同一時間一起到達10公里標竿,而現實狀況呢,會有小部分跑得快的跑者先抵達10公里的標竿處,接著會有大部分的跑者,在差不多的時間抵達10公里的標竿處,最後跑得慢的小部分跑者才慢慢抵達10公里的標竿,以此比喻咖啡豆的一爆。跑得快的跑者代表者一爆開始的那些咖啡豆,大部份的跑者抵達時就代表一爆密集,跑得慢的跑者抵達就代表一爆結束了。試想當大部份的跑者抵達10公里的標竿處時,跑得快的跑者已經往21公里標竿接近,也就是當一爆密集時,一爆開始的那些咖啡豆已經是中焙了(講的誇張點),當一爆結束時,那些一爆開始的咖啡豆已經接近二爆的中深焙,所以你期待起鍋的豆子是什麼味道呢?可以從這個邏輯來試想一下。

試想一下,如何讓跑的快的跑者慢下來,跑的慢的跑者快快跟上,如何讓豆子的質地藉由烘豆技法盡量導向一致,如果這個目標是烘豆師想達成的,那會是什麼做法?那麼接近一爆時的降火,一爆開始時的滑行手法或許是個解答。
為何會有一爆階段關火滑行的舉動,而這個方法有人解讀為讓豆子有足夠的時間發展香氣,也許其實際的功效卻是拉近豆子的質地均一作法。當一爆時減低熱源,會產生一個減緩咖啡豆化學反應的環境,於是乎,減低跑得快的跑者能量,讓她們別那麼快往二爆衝,另外,讓跑的慢的跑者藉由鍋爐內,豆子本身,鍋爐金屬材質的輻射熱,及熱風所帶來的熱能,協助她們儘快達到一爆的標竿,也許這是滑行這個動作的最大意義。
以此類推,會產生許多想法來改變烘豆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