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16日 星期二

聽北歐烘焙

今年(2019)的4月1日在FB看到Fika Fika老闆James所發布的一個活動-解碼北歐烘焙,地點在上海,感覺很像是愚人節的活動,雖然後來發現是真的,不過要跑到上海有點麻煩,於是看過就算了。後來可能因為反應熱烈,看到台北也有舉辦的訊息時太高興了,想要參加的心情就有點強烈,馬上報名參加也順利的擠了進去(很多人搶)。我本身對於咖啡活動不是很熱衷,不過北歐烘焙跟我很有關係,很想聽聽與自己的想法有沒有什麼不同之處。聽完了後發現大致與自己理解的差不多,代表之前想的沒錯,對於閉門造車的我有很大的鼓勵作用,想再分享一下,歸納一下(幾年前也有寫過)。

第一個就是名詞的問題,何謂北歐烘焙,大致是韓懷宗的新版咖啡學的北歐烘焙章節裡開始提及,北歐人自己並未以此烘焙法自稱,而精確的說,有此烘焙法的是挪威‘丹麥’瑞典‘冰島4國的特別烘焙法,出了北歐就不見了。我覺得除了特別的烘焙方式,以及特別的風味以外,也代表著一種精神,簡單的真理,或者可以說真理其實很簡單,就像北歐的家具風格一般,在追尋的道理上不必繞道,好的方法應該有個不複雜的路可行。

接著開始描繪這迷人的特色,北歐烘焙,焙度極淺,遠超過Coffee Review淺焙的定義,而CR的定義是咖啡磨粉後的Agtron指數大於70,所謂的遠超過的意思,大約都高於85,很多都落在95-100甚至超過100,且烘焙差異值超過20,例如磨粉前的值是75,而磨粉後的值要高於95,一般,應該說一派比較客觀,差異值越大香氣口感的變動幅度大,也就是比較動感比較活潑,反之就是比較平順。在CR的成績單上常常看到同一支豆子送評,數值差異大的得高分,不過一般再大的差異也都在十幾內。所以簡單說就是粉色極淺,內外差異值超過20.

第三個是烘焙的節奏,其實就是簡單的操控,像是沒學過烘焙的人亂烘的,這種烘焙方式並沒有考慮脫水的程序(為何要考慮呢),火力與風力從頭至尾是不太調整的,講直接一點就是根本沒動,大火力,大風門,基本上風門是不動的-從頭到尾,而火力在一爆節點前大致是不太調整的。對於不同派系的標準作業程序可能無法接受,就某種角度而言,根本就是亂搞。而容易搞錯的部分是大火大風門的目標是總烘焙時間需落在9分鐘至12分半,這個烘焙的時間是大致的共識,以給予咖啡豆芳香物質足夠的發展時間,忌發展不足,俗稱沒熟。

喝起來如何?北歐烘焙求的是芳香物質的最大化,而且要聞到也喝到,這就牽涉到前面講的總烘焙時間,過短的烘焙也許會聞起來香但是喝不到-這不僅是北歐烘焙,也是一個烘豆師應該解決的問題,過長的烘焙也許就沒這麼香了,這裡求的自然就是烘焙中的化學變化,芳香物質的聚合,偏向小分子,輕,易逸散,也因此一磨開就很香,很快的散布在空氣中。
而正常的北歐烘焙甜感是實在的,我自己的體會是也許不比烘的稍微再久一點的甜,所謂的稍微再久大約是一爆密集尾段的那種甜感,但仍舊是紮實的甜(其實一爆尾段的甜感雖然蠻無敵的,卻有可能因為太甜而影響對於前驅芳香物質的感受,反而變為一般的咖啡豆風味),由於北歐烘焙其實有點邊緣的極端的走向,因此若是烘的不夠,不到位,不熟,其甜感很容易會不見,不但甜感不見很可能還會喝到稻穀,人參,草腥等的瑕疵味,在講座的現場有直接喝到正常版,不甜版,和香氣有但甜感不夠的咖啡,可以很清楚的知道痼中奧妙,反過來說,烘的到位,感受到無與倫比的境界,此為迷人之處。

北歐烘焙展現芳香物質的極大化,同時代表著所有物質的極大化,優點缺點都會被凸顯,就講座內的形容是4K 高畫質,清晰的口感,因此適合北歐烘焙的豆子應該要選高品質,新產季,滋味豐富,簡單來說就是貴的豆子,反之當然就不適合。

講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環節,由於北歐烘焙適合熱風效應強的烘豆機,可想而知屬於直火式的或日式的機器(設計用來日式慢烘的)處理北歐烘焙會較為辛苦,我的直火機辛苦了,至於手網烘焙等的方式自然就因為根本沒熱風效應而更不適合。

我喜歡北歐烘焙的風格,我喜歡簡單的烘豆方式,香氣十足的水果炸彈,算是此派的信徒,因此才會參加這個解碼講座。
對於我自己來說,真正有源源不絕的熱情的就屬於待在烘豆機旁烘豆的時光,透過自己的操控,轉化出甜美芳香的咖啡,分享給大家喝,烘豆是種先有想法後,再付諸實現的一種行為,而要對咖啡烘焙有想法則必須多認識咖啡,透過每一杯咖啡就可以教給你許多事
,一開始可以充分認識咖啡產地,地域之味,再來可以經由咖啡知道烘豆師的想法,咖啡師的個性,正所謂萬物靜觀皆自得,當然也從咖啡書籍學習,不過沒找老師學過任何咖啡烘焙的技法,像是一張白紙,自然沒受限制。
我的烘豆機是ATTI虫子製作(喜歡這部機器的風味),屬於直火洞洞鍋,依北歐烘焙的特性是不太適合的機種(因為熱風效應不佳的緣故),但可以自行調整為熱風效應較大的環境,往上調整抽風馬達轉速,風門定在最大(幾乎沒調過,已經卡住了),烘豆的火力其實不算太大,鍋爐轉速都調高了些,為了極淺的焙度,在一爆前就逐漸收斂火力,要說的話,這裡面並沒有烘豆的戰術運用,比較像烘豆的戰略思考,在烘豆生涯中邊喝邊調整(以後應該還會調個沒完)。並沒有特意要學北歐烘焙,只是習性剛好落在這種模式的範圍裡。感覺比較好的豆子會烘的淺一點,實際上測試伊索比亞藝伎村Gori種,Agtron的數值是76.6/97.5,差不多是北歐烘焙的特徵。

能聽到實際參與北歐烘焙的Fika Fika主腦無私的分享實在太好了,無論是哪種烘焙派系的信徒,能打開知識的大門,互相學習成長,一定是對的方向,正確的目標。

2 則留言:

  1. 如果有空歡迎來楊梅試試黃金烘培機,現在更推出電腦曲線自動烘培,很需要各位專家前來試機,謝謝
    l117749(line)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