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15日 星期二

一爆「不」滑行有什麼用

大抵烘豆機的熱能真正大舉入侵豆子內部的時機也許自一爆開始後。這是躺在床上的想法。

可以想像一下豆子一爆時發生什麼事。
粗略的說,一爆的發生係因豆體內部,因烘焙而充飽了熱能,當能量超出豆體所能承受而爆炸時,就是所謂的一爆。

可想而知,爆炸後的豆體,防線已破,細胞壁開開,與爆前相較,熱能可長驅直入,此時豆芯較可接受更多的熱能,故熱能的攻勢越久,則豆體內外熟度越相近,以數字來看(阿格壯指數)差異越小,可以這麼說,越適合製作層次無差別級的義式濃縮咖啡,越不利於需要多層次的單品咖啡。

再由此反觀烘豆節奏,此時一爆滑行這個動作(關火或小火繼續走)似乎並不適合於需要豆體內外差異較大者。

那麼床上轉身再想想,在一爆前,豆表防線尚未被攻破,細胞壁還緊緊的,豆體內所需熱能不像一爆發生時豆表被攻破後有暢通管道可長驅直入,而靠豆表滲入的熱,這段不直接的熱在思考上就要想想如何的烘焙時程才夠供應豆芯熱能所需。

故產生二個結果需反應到烘焙的操控,在一爆不準滑行下-當然是針對極淺焙。
1.到底極淺焙要烘多久才夠?豆芯擁有足夠的熱能,而不會「沒熟」。
2.一爆開始不滑行的起鍋時機。

上揭詭異的想法其實有個限制因素,那必須是準備被烘的這支豆子,有相當美妙的「酵素質量」,也就是極淺焙才好喝,越多焦糖作用的甜感反而會影響其前段香氣,例如90+的Kemgin,多了些焦糖反應反而影響其特有的香茅、香料味。

故有所謂一爆滑行的作用,亦有一爆不滑行的作用,端賴你想要這隻豆子表現出什麼風味,而且這隻豆子到底有什麼能耐了。


二爆末的示巴女王


其實在烘焙時,心中雖然已設定好在二爆末起鍋,但進入二爆密集的階段再繼續往下走的時刻是很難堅守的,鍋溫接近失控(超出預想範圍)、既有的排煙管路已不及釋放二爆煙量,煙從烘豆機的其它地方冒出,此時手不自覺要拉開下豆閥。終究守到二爆結束,拉開了下豆閥,嘩啦嘩啦流出了油亮黝黑的豆子。
這油亮亮的豆子,不僅看起來油油的,而且摸起來都滿手是油,不禁在想-能喝嗎?
當然喝了發現能喝才會有本篇文章,不但能喝,而且還蠻有另一種感覺。
不免俗的講到萃取細節,20克,沖200克,也就是1:10。小飛馬刻度6,水溫75度,萃完倒出來居然有股濕香,木瓜的香氣,入口居然滑順而無苦澀,極度濃郁的巧克力,奶油,有些威士忌的口感。身體並無被重擊的情形,卻有股疲勞被釋放的感覺。
瞬間,感覺我其他的淺焙豆都沒熟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