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18日 星期四

總是討喜的瓜地馬拉咖啡─薇薇特南果希望莊園


我想,瓜地馬拉的咖啡對於從門外漢想要踏進咖啡殿堂的人,時常扮演著誘導的角色。

表現得宜的酸韻配合著濃厚的堅果、巧克力調性,對於常常說:我怕酸的人來說也還算可以接受,喝完後忘記洗的咖啡杯裡還常常能持續散佈著厚厚的咖啡香氣,我想許多人開始愛喝咖啡多半被這些美妙的因素給陷害的(其實都只是我自己的經驗)。

然而深究瓜國產區,可知瓜地馬拉分為七大產區:安提瓜、阿提蘭、聖馬可仕、新東方、科班、法拉漢尼斯、薇薇特南果,對於我來說雖然也想把各產區的各莊園都喝過一輪,但是年輕人終究還是年輕人,火喉還不夠,比較熟悉的莫過於安提瓜和薇薇特南果了。安提瓜花神的名氣我想也不需再做介紹,迷人的天然煙燻味來自於瓜地馬拉的地質,也算是我特別喜愛的一個產區。至於薇薇特南果這個產區,應該也算大家熟悉的地方,畢竟7-11的熱咖啡用豆就是來自這個地方(雖然最近他們把貼紙撕掉了不知道是否有換)。
其實我是比較懷念安提瓜產區的人,然而本月份豆單打開,在瓜地馬拉咖啡豆看來看去總是被薇薇特南果希望莊園給鎖住視線,其實是被這個莊園以往得獎記錄給纏著,怎樣,俗氣吧,但你看看他們的得獎記錄:
2011 Cup of Excellence卓越杯 亞軍莊園
2012 Cup of Excellence卓越杯 第七名
2012 Coffee Review 93分;
於是乎迷信獎牌的我下意識就開始寫訂購單了。
其實買此豆的原因一方面想重溫瓜地馬拉舊夢,二來自己豆庫裡適合淺焙的豆子有一堆了,然而適合脫離一爆爆炸範圍才好喝的豆子卻是乏善可陳,淺焙再好喝花香、果酸在優異,記憶的深處總是偶爾想喝喝稍微老煙槍派的傳統豆。
直接跳到烘焙,拿到豆子以後,首先就先把目標放在兩次爆裂之間的中場休息區,自然還是往一爆接近,但又具有相對完整的焦糖和梅納反應。
再快轉到杯測,烘焙結束後本想讓他冷靜到隔天早上,但實在受不了了,懷著期待又怕受傷害的心情(擔心本支豆太淺酸質沒降解好),以15克兌180ML,91度水溫沖煮,慢慢地喝,擔心受傷的心情一掃而空,懷念的榛果、巧克力風味佐著焦糖化還算OK的入口風味輕巧散佈嘴裡,類似果汁的酸韻也表現亮眼,多汁口感為乾淨的表現加分,結果反映著這鍋烘焙政策還算成功,也同時對希望莊園的咖啡豆以及C/P值加分。
後續,應該還會往在淺一點來試試看,不過大致就以這次的曲線來複製。


2013年4月2日 星期二

看起來好烘的豆子─巴布亞新幾內亞奇爾邁莊園

理論上圓豆對於烘焙者而言絕對不討厭,應該算是容易處理的,但巴布亞新幾內亞的這支豆豆卻有著無爆音的性格,無法懶惰的聽音辨豆。
因此第一鍋的嚐試按照氣味、著色度來判斷,下豆大致等同於一爆末,失重比也大致如此〜
Coffee review上的風味:青草花香、柑橘果、角豆對於我來說都不熟悉;不過以自己判斷,在豆子磨開時香氣濃厚彷若魯花生味,以15克手沖180cc,酸質不錯,有濃厚若紅薑糖、菱角(我想應該同角豆味)或若有似無的蜜地瓜味,甜感濃厚,雖然就在印尼隔壁,但咖啡味譜有如非洲豆調性〜
我想此烘焙度應為最佳風味,不過以後還會試試再深點的風味。

立即嚐試萃espresso來喝,雖然沒調好粗細度,磨的太粗了,以致於拉霸機悶蒸15秒後,僅15秒就萃完一杯,但是強勁卻充滿深度的酸韻以及緊接著而來的劇烈回甘實在使人動容,接著做一杯卡布,喝來竟類似果汁牛奶的優異口感,不得不覺得這支巴紐豆真的是太優了啊....
別配豆了,就拿單品當成義式豆吧!
另外,也嚐試做冰滴看看,但是冷萃後的風味比較聚焦在菱角(可能也是角豆),不甚美味!
以下來自聯傑的介紹,讀讀增廣見聞。

巴布亞新幾內亞位於印尼群島東方,地勢以高地為主的巴布亞新幾內亞並存著大型莊園/農場和小農栽植的模式,種植多款咖啡品種。
巴布亞新幾內亞的咖啡風味迥異於其他亞洲區如印度尼西亞、南亞印度或太平洋島嶼的咖啡;
相較於多半以半水洗(濕剝除處理)的印尼豆(蘇門答臘、蘇拉維西)所表現的低酸度、醇厚質感和土壤調性,水洗處理的巴布亞新幾內亞咖啡,總是有較明亮、更多果酸表現,相似於中美洲咖啡的風味。大型莊園/農場(plantation),通常擁有自己的水洗處理廠,較小型的個體咖啡農更能去掌控產出品質與風味的表現。
位於巴布亞新幾內亞西部高原維基谷地臨近kimel河谷的奇邁爾莊園,像許多大型農場/莊園有自己專屬的水洗處理廠,但事實上這是一個由周邊Opais民族諸多獨立咖啡小農所共同擁有的莊園,就某意義上來說,這是一個私有合作社。由於極佳的生長環境條件和處理廠穩定的品質控管流程,產出的咖啡擁有活躍的明亮感,也保留了相當程度巴布亞新幾內亞咖啡的風味獨特性。
另一個特殊之處在於,奇邁爾所栽植咖啡品種的多樣化,甚至無法單用一手數完:
Typica、Arusha、 Blue Mountain、Mundo Novo、Catimor、Caturra…甚或更多--事實上,正如不會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多數的農民們其實會以種植不同的品種,避免某一特定品種的生長不適應導致栽植未成或生產不如預期的風險,也造就其咖啡風味特色的有趣表現。

瑕疵豆出乎意外的少
比照一爆末,都是虎斑豆
試萃espresso
Coffee review上的風味:青草花香、柑橘果、角豆對於我來說都不熟悉






2013年4月1日 星期一

另類風味的藝伎─依索比亞藝伎莊園


豆貌漂亮,但瑕疵多
非洲依索比亞是人類和咖啡的發源地,當然咖啡界最火紅的藝伎品種自然也來自非洲。
只是在中南美出名的藝伎純淨的柑橘芬芳在原產地非洲由於地域風土不同卻是迥然不同的風味了。
這支產地藝伎的後製是以低棚架日曬法處理,自然受到地面的干擾因素降低許多,生豆清新香氣就頗令人神往有點類似Tchembe的香氣,經過淺焙後日曬豆的香氣噗鼻,沖煮後喝上幾口,味譜與一般非洲豆活潑動人的水果酸甜相當不同,取而代之的則為晶瑩剔透的類紅酒酸質與多元複雜的香料元素。
在如此的特質下,嚐試做冰滴看看他的紅酒酸質是否和冰滴速配,試喝後,還算清新明亮,不過感覺酸質被冷萃法削減了些,原來的多變香料風味有點濃縮在一起的感覺,水果味則沒嚐到,不禁覺得是烘焙該調整了。
修正烘焙
第一次的烘焙以大火快炒的方式,雖然放涼後有明亮紅酒酸質,但似乎有些氣味被壓抑了,第二次修正後的烘焙在暖機時踩了一下煞車緩緩頰讓酸質裂解、芳香因子有足夠時間完成,連帶著一爆時間延後了,此時依然在一爆激烈下豆。
杯測時發現,此次多了甜蜜的鳳梨香甜,我的水果味回來了,同時紅酒明亮酸質也同時留存。
有空再以此次豆子做冰滴看看。
半熟的日曬豆大多就是這顏色,散佈著濃濃花香